AG九游会春秋战国时的服饰两千多年前的服饰究竟是什么样的呢?今天,就让我们从颜色、样式、纹样等方面,看看历史文物中的华服之美。
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灰头土脸,而是有很多明艳的颜色。这在诗歌之中表现得十分突出,《九歌》中说“华采衣兮若英”,五彩缤纷的衣服像花朵一样明艳动人;“红辨兮辟衣,翠漂兮为裳”,红色的上衣配上翠绿色的下装原来是当时的时尚呢;还有反过来的,像《离骚》中曾说到“制芰荷以为衣兮,集芙蓉以为裳”,好像要用亭亭玉立的荷叶做上衣AG九游会,用娇艳欲滴的芙蓉做裙子,虽然也有人认为这里的芰荷、芙蓉指的是衣服上的纹饰,但整体来看,楚国服饰的颜色种类应该还是很多的。
相比而言,楚国出土文物中服饰的颜色就逊色了些,被誉为“丝绸宝库”的马山一号楚墓中可以看到像灰白、黄、棕、红棕、紫红、藕色等等颜色的服饰,其中红色AG九游会、棕色、是出现比例最高的颜色,虽不见了绿色AG九游会、蓝色等,倒也符合“楚人尚红”的记载。
说过了颜色,让我们来看一下衣服的样式。战国时候的楚国、秦国最流行什么样式的服装呢?答案是“连身衣”,哦,错了,按当时的叫法应该是深衣和袍服。这种衣服是上下分开裁剪,而后缝合在一起,二者的区别在于深衣是单衣,袍服里有丝棉。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都十分流行深衣。
还是说回马山一号楚墓,这里出了12件这类深衣,除1件冥衣外都是交领右衽,直裾,长袖,领口宽大,衣襟、下摆处有锦绣的缘边。这些深衣都特别的宽大,马山一号楚墓墓主是一位身高仅1.6米的娇小妇人,但其中最大的一件小菱形纹锦面棉袍衣长2米,袖展3.45米,足足比身高还长了40厘米,一个袖子更是能顶上墓主的身高了。这样的衣服穿起来必然会在衣袖处出现很多的褶皱,下摆也会呈喇叭形拖在地上。
要想让服饰华美,除了多彩的颜色,优雅的样式,精致的纹样也是不可或缺的。战国时期的纹饰都表现得颇为抽象,菱形、方棋形、复合菱形构成了分割空间的框架,其中多是流畅的曲线,仿若不经意地加进了蟠龙、飞凤、猛虎等等形象,带给人十分奇异的感觉。这在马山一号楚墓、包山楚墓等等出土文物中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,一对比就会发现古人的审美情趣高了可不止一个层级。
就拿其中的龙凤来说,在战国时期只有简单的线条,那时候的龙还没有角似鹿、头似驼、眼似兔、项似蛇、腹似蜃、鳞似鱼、爪似鹰、掌似虎、耳似牛,凤也没有过于复杂的羽毛,但处处透着灵动。
《左传》中说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”。古装剧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播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,在服饰方面应当更加精准些。